脾脏血管瘤栓塞手术的过程是怎样的

2025-06-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脾脏血管瘤栓塞手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旨在通过阻断肿瘤的血供来缩小或消除脾脏血管瘤。该手术通常用于治疗症状明显、快速增长或有破裂风险的脾脏血管瘤。以下是该手术的主要步骤:

1.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以评估脾脏的大小及血管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麻醉与切口: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或轻度镇静。手术开始时,通过穿刺进入股动脉,并插入一根导管到达脾动脉的开口处。

3.造影与定位:通过导管注射造影剂,进行血管造影,以精确定位脾脏血管瘤的位置与供血动脉。

4.栓塞操作:在定位完成后,将栓塞材料(如微球、金属线圈或液体栓塞剂等)通过导管注入供血动脉。这些材料能够有效阻断血流,导致血管瘤缺血坏死,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5.术后观察:手术结束后,需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以确保没有出现并发症,如感染、血肿或脾梗死等。通常建议住院观察1-2天。

6.随访与恢复: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检查,评估疗效以及脾脏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在生活方式上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创伤。

脾脏血管瘤栓塞手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相对较低的风险。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短暂的不适,如腹痛或轻微发热,通常可自行缓解。术后须遵循医嘱进行康复和随访。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