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统计数据表明,普通近视,即屈光度在-0.50到-6.00之间的人群,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有一定概率会逐渐发展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通常定义为屈光度超过-6.00。
2.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或双方是高度近视,其子女发展为高度近视的风险会更高。种族因素也被认为影响高度近视的发生率。
3.环境因素对近视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阅读距离过近、以及缺乏户外活动都是促使近视加深的常见因素。研究显示,每天进行至少1至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生和发展速度。
4.年龄因素也是一个重要考量。儿童时期尤其是8至15岁,是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有效的干预,如配戴合适的眼镜、定期检查视力,能够帮助减缓近视的发展。
5.医疗手段如角膜塑形镜(OK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已被证实在延缓近视进展方面有一定效果。这些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确保安全和疗效。
早期干预和良好的用眼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延缓近视向高度近视的发展。一旦发现有近视的迹象,应及时就医,并根据专业建议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