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病原体:
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疾病。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
2.临床表现:
猩红热的典型特征包括突然高热、咽喉痛、皮疹,以及舌苔呈现鲜红色(俗称“草莓舌”)。皮疹通常在发病后12-48小时出现,以沙纸样触感为特点,从躯干开始蔓延至四肢。
麻疹则以突发高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和眼睛发红为初期症状。随后出现的口腔黏膜白色斑点(科氏斑)是麻疹的特征性标志,随之产生的皮疹通常在面部开始,然后扩散到全身,具有暗红色斑丘疹的特征。
3.传播方式和人群易感性:
两者均通过飞沫传播,但麻疹的传染性更强。未接种麻疹疫苗的人群特别容易受感染。
猩红热更常见于儿童,但成年人也可能受到影响。
4.并发症:
猩红热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严重并发症。
麻疹可引发中耳炎、肺炎、脑炎等并发症。
5.诊断与治疗:
猩红热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及细菌培养,抗生素如青霉素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麻疹诊断可通过临床症状以及血清学检测,支持治疗为主,免疫接种是预防麻疹的有效措施。
识别猩红热与麻疹应根据上述临床表现、病原体及并发症进行区分,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