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食物中毒:进食被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污染的食物会导致食物中毒。症状通常在进食后数小时至几天内出现,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
2.胃肠炎: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胃肠道感染,可导致腹部不适、腹泻、恶心和呕吐。流感胃肠炎是其中一种常见类型。
3.胆囊疾病:胆囊结石或胆囊炎可导致饭后特别是摄入高脂肪食物后出现腹痛、恶心和消化不良,有时伴有腹泻。
4.胰腺炎:胰腺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可以放射到背部,并常伴有恶心、呕吐和腹泻。其发病与大量饮酒、高脂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
5.乳糖不耐受:由于缺乏乳糖酶,摄入乳制品后可能产生腹胀、腹痛、腹泻和恶心的症状。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6.肠易激综合症: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常在饭后加重。情绪紧张和压力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
7.药物不良反应: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腹痛、腹泻和恶心等不适。
若症状持续或严重,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保持健康饮食,避免高脂、高糖及刺激性食物,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