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最初阶段(0-6周):在骨折初期,通常需要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此时应避免对受伤脚进行任何负重活动,以确保骨折正常愈合。可以开始进行一些非负重的锻炼,如大腿和小腿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这有助于维持肌肉力量,防止萎缩。
2.中期阶段(6-8周):逐步增加脚的活动范围。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始轻度负重行走,并进行温和的关节活动度训练,比如脚踝的屈伸和旋转运动。可以通过利用弹力带或水中运动来增加阻力,帮助增强肌肉力量。
3.后期阶段(8周以上):进入全面康复阶段,应逐步增加负重和步行距离。建议进行平衡和协调性训练,例如站立时单脚支撑、脚尖步行等。还应进行全身性的心肺功能训练,如骑自行车、游泳等,帮助恢复整体体能。
4.功能性训练:针对职业及日常活动的特定需求进行训练,这包括仿真环境下的步态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帮助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定期复查以监控骨愈合进展是必要的。同时,及时与康复专家协作,调整训练方案,确保康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