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了解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氧气供给减少。大约50%的患者可能会感受到胸痛或胸部不适,而其他人可能无症状。清楚地认识到病情并非一定意味着严重后果,可以帮助缓解不必要的恐惧。
2.改变生活方式: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显著改善心肌缺血状态。研究显示,定期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的快走,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饮食上,应选择富含纤维、低脂肪及低盐的食物,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同时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3.遵循治疗方案: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定期检查至关重要。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及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心肌缺血的风险。定期复诊监测心电图和血液指标可以及时了解到病情变化。
4.心理疏导和支持: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参与心脏康复课程,以及加入患者支持群体,都是有效的方式。这些措施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
通过以上措施,心肌缺血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进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保持稳定情绪对于疾病的长期管理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