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小肠粘膜出血可以由炎症性肠病引起,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常伴随腹痛、腹泻和体重减轻。数据显示,约有0.2%到0.3%的人群患有此类疾病。
2.肠道感染也是导致小肠粘膜出血的常见原因,某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肠道损伤和出血。
3.血管异常如血管扩张或动静脉畸形可能导致局部供血不足,引发粘膜出血。此类情况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4.良性和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小肠出血。尽管小肠癌相对罕见,占全部消化道癌症的不到5%,但若排除其他因素后,仍需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5.非甾体抗炎药物长期使用可导致肠道黏膜的病变,从而引起出血。据统计,约有1-2%的非甾体抗炎药用户遭受这种副作用。
一旦出现小肠粘膜出血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查明原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