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手术治疗:
对于尚有根治机会的患者,外科手术仍是主要手段,建议进行扩大范围的肿瘤切除术(例如结肠段切除与区域淋巴结清扫)。
如果肿瘤局部侵及周围结构,如邻近器官或者组织,可能需要联合脏器切除达到彻底清除病灶的目的。
2.辅助化疗:
病理证实存在透浆膜和神经侵犯后,患者被归类为高危III期或T4阶段,即使完成手术,复发风险仍然较高。术后辅助化疗是非常必要的。常用的方案包括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等。
化疗周期通常为3至6个月,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和耐受情况调整。
3.术前新辅助治疗:
若肿瘤因位置或体积无法直接手术,或已侵犯重要解剖结构,可考虑术前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联合,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根治的成功率。
4.影像监测和随访: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进展,定期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水平)评估是否有复发或转移迹象。
5.个性化治疗:
有研究表明神经侵犯提示肿瘤更易扩散,应在治疗中加强对远处转移的预防措施。针对某些患者的基因背景(如KRAS/NRAS/BRAF突变),可以选择靶向药物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补充治疗。
及时处理结肠癌的透浆膜及神经侵犯,需要与肿瘤科、外科和放射科医师密切合作,通过手术、化疗等多种手段延长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