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能量储备消耗:在严重饥饿状态下,机体首先利用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来提供能量。糖原储备通常只能维持短时间(约24小时)。此后,身体会开始分解脂肪储备,通过脂肪酸氧化产生能量。长时间的脂肪使用会导致酮体积累,引发酮症。
2.蛋白质分解增加:当脂肪储备不足以满足能量需求时,身体开始分解肌肉和其他组织中的蛋白质,以通过氨基酸转变为葡萄糖或直接用于能量供应。这种过程不仅会导致肌肉萎缩,还可能影响心肌功能和免疫力。
3.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如钾、钠和镁的失衡常见于严重饥饿。长期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心律不齐、肌肉无力和神经系统异常。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酮体积累而引起的,进一步加重生理负担。
4.内分泌改变:饥饿状态还会导致多种激素水平变化,如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应激激素皮质醇的波动,从而影响全身代谢率和血糖水平。其中,甲状腺激素减少会降低基础代谢率以节省能量,而胰岛素水平下降则引起高血糖。
严重饥饿引发的这些代谢紊乱表明了身体在极端情况下自我调节的多面性,但也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风险和对正常生理功能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