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术后腹胀:
腹腔镜手术通常会向腹腔内注入气体(如二氧化碳),以便为操作提供空间。术后短时间内残余气体可能导致腹部胀大,一般在24至72小时内逐渐吸收。如果伴随轻微的不适感,但无其他异常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2.术后炎性反应及组织水肿:
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可能引发局部炎性反应以及组织水肿,这也可能导致腹部看起来较为隆起。这种情况一般随着恢复期进展逐步减轻,但需注意避免感染风险。
3.术后积液或血肿:
如果腹部持续显大,且伴有疼痛、压痛或触及包块等症状,可能提示术后积液或血肿形成。此时需要通过超声或CT检查明确诊断,并根据情况选择观察、穿刺抽液或手术干预。
4.肠道功能恢复迟缓:
手术后暂时性的肠麻痹可能导致胃肠排空功能障碍,引起腹部胀大感。表现为排气、排便减少或中断。这种情况可通过促进肠蠕动药物、调整饮食结构及适量活动进行改善。
5.体重增加或脂肪堆积:
长期卧床休养或运动不足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使腹部显得更突出。此类问题通常需要通过恢复期后的运动锻炼和合理饮食进行调整。
6.疝气或切口问题:
如果切口附近出现局部隆起或鼓包,尤其是在站立、咳嗽时加重,需警惕术后切口疝的可能性。此类情况多需外科复查评估,严重者需要再次手术修补。
7.原发疾病或新的问题:
若腹腔内肿瘤未完全切除或因术后复发,依然可能导致腹部隆起。若术后监测发现肝、脾或卵巢等器官的病变,也需考虑诊断和治疗。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患者定期随访,根据医生安排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