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发生机制:早搏,即期外收缩,是一种心脏提早跳动的现象,主要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紧张和疲劳可以通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引发早搏。
2.常见诱因:
精神压力或焦虑。
睡眠不足及过度疲劳。
摄入刺激性物质,如咖啡因、尼古丁、酒精。
电解质失衡,尤其是钾、镁水平异常。
3.处理建议:
休息与放松: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采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冥想以缓解精神压力。
健康饮食: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绿叶蔬菜。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
适量运动:规律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减少早搏的发生频率,但应量力而行。
医学检查:如果早搏频繁且伴随其他症状,如头晕、胸痛,应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排除潜在心脏疾病。
4.用药指导:对于偶发且无明显不适的早搏,一般无需药物治疗。但若早搏严重或频繁干扰日常生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多数早搏在调整生活方式后会有所改善。如果早搏持续存在或者加重,应进行专业医疗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