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监测和记录:使用家用电子血压计定期测量血压,记录每次的数值、测量时间以及伴随症状,以供医生诊断参考。理想正常血压水平通常应低于120/80mmHg,对于部分老年患者,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目标血压水平。
2.药物管理:坚持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不擅自更改剂量或停药。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如有漏服药物的情况,遵循医生给出的补救措施,而非自行调整。
3.饮食调控:减少钠盐摄入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举措。每天的钠摄入量建议限制在1500毫克以下。同时,多摄入富含钾、镁、钙的食物,例如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等,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
4.体重管理:超重或肥胖会增加高血压风险。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游泳等,但需根据个体身体条件进行调整。
5.情绪和压力调节:心理压力和焦虑可能影响血压水平。采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有助于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睡眠对于心血管健康也非常重要。
6.戒烟限酒:戒烟能够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高血压风险。过量饮酒会加剧高血压问题,因此需严格控制酒精摄入量。
及时就医是关键步骤,以便专业医护人员评估病情并提供有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