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乳酸杆菌属(如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
帮助分解乳糖,缓解乳糖不耐症引起的腹胀和腹泻。
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缓解便秘和腹泻,尤其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研究表明部分乳酸杆菌可减轻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部不适。
2.双歧杆菌属(如短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
增加肠道内有益菌数量,抑制致病菌生长,从而减少感染几率。
在婴幼儿中,能帮助建立健康的肠道微生态环境,降低过敏疾病的发生风险。
对于老年人,有助于改善便秘问题并提升总体消化能力。
3.酵母菌(如布拉氏酵母菌):
对急性腹泻、旅行者腹泻及由艰难梭菌引发的感染性腹泻有辅助治疗作用。
调节肠道炎症反应,对患有肠易激综合征或炎症性肠病的人群具有潜在益处。
提供一定程度的营养支持,因为酵母可合成某些B族维生素。
4.链球菌属(如嗜酸乳链球菌):
抑制口腔中的病原菌生长,降低龋齿和牙周疾病的风险。
在上呼吸道感染高发时段,可保护咽喉黏膜,减少感冒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5.革兰阳性细菌(如芽孢杆菌属):
芽孢杆菌因其强大的耐受性,能够在胃酸和胆汁中存活并到达肠道。
通过产生活性物质,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并减轻炎症反应。
6.拟杆菌属和普雷沃氏菌属:
这些菌群属于正常肠道微生物的一部分,被认为与代谢健康密切相关。
调节脂肪储存及葡萄糖代谢,有助于降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一些研究显示,它们可能对慢性炎症状态和胰岛素抵抗有潜在改善作用。
7.其他特殊益生菌(如罗伊氏乳杆菌):
被用于缓解过敏性疾病,如湿疹和过敏性鼻炎。
减少某些特定食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例如牛奶蛋白过敏。
使用益生菌时需结合具体健康需求及个体情况,如有基础疾病或长期服药,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益生菌产品。同时,不同菌株往往针对不同问题,因此需要注重菌株的科学认证和剂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