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期间吃中药会提高婴儿黄疸的风险吗

2025-05-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病情分析:母乳喂养期间服用中药可能会增加婴儿黄疸的风险,因为某些中药成分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影响其肝脏代谢功能。

1.新生儿黄疸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较常见,与新生儿肝脏尚未完全发育有关,通常在出生后2周内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则可能与感染、溶血等因素相关,其中外界摄入的药物也可能成为诱因。

2.中药含有多种复杂成分,一些成分可能难以被婴儿未成熟的肝脏完全代谢。例如一些中药中的挥发油类、生物碱以及重金属微量元素,可能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这些物质可能加重婴儿胆红素代谢的负担,增加黄疸发生的概率或延长其持续时间。

3.部分中药具有刺激肝脏酶系统或干扰胆红素代谢的作用。如柴胡、黄连等中药,可能抑制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清除能力。含有蒽醌类成分的中药(如大黄)可能引起胆汁排泄障碍,进一步引发病理性黄疸。

4.婴儿肠道菌群发育尚不完善,母乳中药物残留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胆红素在肝肠循环中的重新吸收增加,从而加重黄疸症状。

5.研究数据显示,母乳性黄疸发生率约为6%-15%,其中某些母亲服用中药的情况可能是诱发因素之一,但具体因果关系仍需更多研究证实。目前已知的一些病例提示,服用中药后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出现黄疸加重的情况。

在哺乳期使用任何药物,包括中药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如果婴儿出现黄疸加重、精神萎靡、进食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