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代谢率差异:人体在夜间的基础代谢率较低,这意味着消耗的能量减少。同样摄入的热量,在夜间相较于白天更容易转化为脂肪储存。
2.激素波动:夜晚是瘦素和胰岛素等调控食欲激素活跃的时段,过晚的进食可能影响这些激素的正常分泌,导致饥饿感增加或血糖调节能力下降,从而促进脂肪积累。
3.食物选择不当:晚间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如甜品、零食等,这些食物不仅热量高,而且在夜间难以完全消耗掉,容易造成热量盈余。
4.生物钟影响:人体有自己的生物钟,负责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及其他生理活动。进餐时间与生物钟不同步可导致代谢紊乱,影响体重管理。
5.心理因素:夜间常常成为压力释放的时间,此时人们更易因情绪波动进行情绪性饮食,加上夜间娱乐活动,如看电视或上网,可能导致无意识地过量进食。
尽管夜间饮食可能影响体重控制,但整体热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才是关键。减少夜间进食,尤其是避免高热量食物,可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减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