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准备:
深呼吸练习:在上台前进行3-5次深而均匀的腹式呼吸,有助于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减少心率过快和紧张感。
自我暗示:运用积极的语言,如“这只是一次普通交流”,可以增强信心,减轻压力。
情景模拟:提前多次模拟演讲场景,有助于适应环境,降低实际面对观众时的陌生感。
2.充分准备:
熟悉内容:花足够时间熟记发言内容,避免因忘词或不确定性增加焦虑。
提前彩排:反复演练,尤其是面向朋友或家人进行试讲,可以提升临场表现的熟练度。
熟悉场地:提前到达活动场地熟悉环境,能够有效减少对未知情境的恐惧。
3.物理干预:
放松肌肉:在上台前尝试握拳、放开等动作,放松全身紧绷的肌肉状态。
调整姿态:站立时注意抬头挺胸,通过身体姿态传递自信信号,也能反过来影响心理状态。
避免刺激:上场前尽量避免摄入咖啡等含有刺激性成分的饮品,以免加重心慌的生理反应。
4.长期训练:
增强心理抗压能力:通过日常冥想、瑜伽等练习提高内心平静水平。
多参与公共场合讲话:逐步积累经验,降低对公众表达的敏感程度。
如果上述方法无法缓解症状,并伴有明显的不适,如持续心跳加速、出汗过多、呼吸急促等,应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排除可能存在的焦虑障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