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乙状结肠的充血和水肿通常是炎症反应导致的。常见的诱因包括感染(如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免疫紊乱(如炎症性肠病)以及肠黏膜供血不足。若炎症急性发作并及时治疗,通常不会对肠壁造成不可逆损害。
2.糜烂表明肠黏膜屏障受到破坏。单纯糜烂通常是可逆的,但如果长期反复发生,可能导致组织结构改变,甚至在少数情况下形成癌前病变。例如,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癌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特别是在病程超过8-10年后。
3.癌变的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病变持续时间、范围、是否伴随息肉形成,以及家族是否有结直肠癌病史。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广泛累及整个结肠的病例,其癌变风险较局限性病变更高。
4.除炎症外,还需警惕其他潜在病因,例如腺瘤性息肉或遗传性疾病。这些病变本身具有一定癌变倾向,需定期筛查和监测。
建议尽早明确病因,并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必要时通过肠镜活检进一步确定病变类型和严重程度,同时结合影像学检查了解病变分布情况,动态评估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