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肠癌的检查

2025-04-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肠癌的检查主要通过影像学、内镜、病理学以及实验室检测等多种手段进行,目的是早期发现、确诊及评估病变范围。

1.筛查性检查

(1)粪便隐血试验:用于筛查是否存在潜血阳性,敏感度在50%-70%,适合大规模人群初步筛查。

(2)粪便DNA检测:可检测约85%以上的结直肠癌,结合隐血试验时准确性更高。

(3)血液肿瘤标志物:例如癌胚抗原,虽然特异性较差,但在监测治疗效果和复发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2.内镜检查

(1)结肠镜:为肠癌诊断的“金标准”,能够直接观察病灶部位并取活检明确病理性质,病灶发现率超过90%。

(2)虚拟结肠镜(CT结肠造影):对无法耐受传统结肠镜的患者提供一种替代选择,但不具备活检功能。

3.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作为初步筛查手段,可辅助判断肠梗阻或肝转移情况。

(2)增强CT扫描:明确病变范围、淋巴结情况及远处转移,评估肿瘤分期。

(3)磁共振成像:适用于直肠癌的局部分期,尤其在判定是否需要新辅助治疗时具有重要意义。

4.病理学检查

活组织检查是最终确诊的依据,通常在结肠镜下完成,通过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判断良恶性及组织类型。

5.其他辅助检查

(1)全身PET-CT:用于确定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如肝脏、肺部或骨骼病灶。

(2)基因检测:分析RAS、BRAF等基因突变状态,为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指导。

早期肠癌无明显症状,建议定期筛查,特别是50岁以上、有家族史或炎症性肠病病史者应加强监控。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