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控制体温
低热一般指体温在37.3℃至38℃之间。如果体温较低且无明显不适,可通过多喝温水和适当休息帮助身体调节。如果体温接近38℃且伴随头痛或乏力等症状,可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需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避免过量。
2.缓解上火症状
上火常表现为口干、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等不适。可多饮温水,每日补充1500~2000毫升水分,并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如梨、苹果、黄瓜等,以清热润燥。同时,尽量避免辛辣、油腻或煎炸类食物。若咽喉疼痛明显,可选用含抗炎成分的含片,如金银花含片,或使用中药冲剂如板蓝根颗粒。
3.支持免疫系统恢复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6~8小时是最低要求,避免熬夜。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西红柿,有助于提升免疫力。也可根据需要服用益生菌以调节肠道菌群。
4.适度活动与环境调控
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40%~60%。如果室内空气过于干燥,会加重喉咙的不适,可以使用加湿器。
5.就医时机
如果低热持续超过3天,上火症状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持续咳嗽等,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或其他疾病。
大多数感冒伴随上火和低热可以通过上述措施自行缓解,但合理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是促进康复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