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拔罐的原理是通过负压刺激皮肤和皮下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适度的负压会导致皮肤出现轻微红肿或瘀斑,这属于常见的正常反应。但如果负压过强或留罐时间过久,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水泡形成。
2.水泡的大小和严重程度与个体差异、施罐技术以及身体状况有关。例如,皮肤薄弱或敏感人群更容易出现水泡;施术时负压调整不当或拔罐位置选择不合理也会增加风险。
3.小水泡一般只影响表皮,对健康影响较小,可以自行吸收。若水泡较大,则需要特别注意卫生,以免摩擦破裂后引发细菌感染。一旦感染,可能表现为红肿、疼痛、流脓等症状。
4.拔罐前后未清洁皮肤或操作器具消毒不彻底,均可能加重水泡后的感染风险。
如果拔罐后出现水泡,应避免抓挠和直接接触污染物,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小水泡无需特殊处理,大水泡可用无菌针头轻轻刺破并排液,然后涂抹抗菌药膏并覆盖干净敷料。如发现红肿加剧、疼痛明显或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