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避免过敏原:
尽量找到并避免接触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可以通过皮肤试验或血液检查来确定具体的过敏原。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灰尘螨、动物皮屑、某些食物及化学物质等。
2.控制炎症:
外用药物:可使用外用类固醇(如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来减轻炎症。通常每日应用1至2次,持续数天到数周视个体情况而定。
口服药物:对于较严重的病例,可考虑短期使用口服类固醇(如泼尼松),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长期使用带来的副作用。
3.缓解瘙痒:
口服抗组胺药:常用的药物包括氯苯那敏、西替利嗪,这些药物能有效减轻瘙痒症状。剂量和频率需遵循医生建议,一般每日一次或两次。
外用止痒剂:使用含有薄荷醇、樟脑等成分的外用乳膏可以暂时缓解瘙痒,但不宜长期使用。
4.保湿护理:
保持皮肤湿润是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皮炎的一项重要措施。每天使用保湿霜或乳液,尤其是在洗澡后立即涂抹,以锁住水分。
建议选择无香料、不含刺激性成分的保湿产品,以减少对皮肤的额外刺激。
5.其他辅助措施:
避免热水洗澡,保持适度的室内湿度。
穿着宽松、纯棉材质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
修剪指甲,避免抓挠,以防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综合以上措施,能够有效缓解过敏性皮炎的症状,并减少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