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初步评估: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诊断(如CT或MRI)迅速确定中风类型。时间就是大脑,越早识别中风类型,治疗效果越好。
2.缺血性中风治疗:
溶栓治疗: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可在症状出现4.5小时内使用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以溶解血栓。
机械取栓术:对于大动脉闭塞患者,可能采用介入手术的方法,通过导管去除血栓。
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长期预防再发性中风,可能会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凝药物。
3.出血性中风治疗:
控制出血: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移除颅内血肿或修复破裂的血管。
降低颅内压:使用药物或外科手段以减轻颅内压力,防止进一步损伤。
血压管理:严格监测和控制血压,以减少再出血风险。
4.康复与护理:
多学科康复: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语言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风险因素管理: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危险因素,预防再次中风。
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医疗照护是提高中风患者康复机率的关键步骤。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可辅助降低中风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