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昼夜光照时间缩短
秋季白天时间变短,日照减少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调节。褪黑激素分泌随着光照减少而增加,导致嗜睡和疲倦。缺乏阳光照射可能降低维生素D水平,进一步引发疲劳感。
2.气温波动对身体代谢的影响
秋季气温下降,人体需要适应季节变化,基础代谢率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这种能量重新分配可能让人更容易感到疲惫。
3.饮食结构的变化
秋季有进补的传统习惯,如果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可能导致消化系统负担增加,身体供血更多集中在胃肠道区域,从而出现疲倦和嗜睡。
4.季节性情感障碍
部分个体在秋冬季节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精力不足的情况,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这种状态的发生与神经递质失衡、日照减少相关联,是导致秋季困倦的重要原因之一。
5.潜在健康问题
如果困倦嗜睡现象持续时间较长或严重,需注意是否存在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慢性咽炎、支气管炎也可能表现为持续性疲劳症状。
6.生活作息不规律
秋季昼夜温差加大,容易打乱正常的作息模式。如果经常熬夜或睡眠质量差,白天自然会出现困倦无力的状态。
针对以上原因,可通过增加日晒时间、合理膳食、规律作息以及适当锻炼来改善。如果症状严重且难以缓解,应尽早就诊排查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