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理解和倾听: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可能会表现出情绪低落、自我否定或回避社交。这些行为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病症的表现。谨慎选择交流方式,避免批评或否定。可以通过耐心倾听,让患者感受到无条件的理解和接纳。同时,可以尝试用开放性问题引导他们表达真实的感受,但不要强迫。
2.鼓励求助:很多抑郁症患者因病耻感或者内疚感而不愿主动就医。在陪伴中,可以温和地引导患者认识到寻求专业帮助的重要性,比如心理咨询、药物治疗或支持小组等。目前研究表明,大约70%-80%的抑郁症患者在正规治疗后能够显著改善病情,这一点可以传递给患者增强信心。
3.关注生活状态:抑郁症患者常常缺乏活力,对日常事务失去兴趣。可以适度帮助患者完成一些日常活动,比如整理房间、准备简单饮食或散步。身体健康是心理康复的重要基础,尤其是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这些行为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能为患者带来一定的情绪缓冲。
4.控制期待:抑郁症的恢复过程较为漫长,不宜对患者提出过高要求。例如,不应急于要求患者立刻乐观起来,也不应对一时的情绪波动感到失望。重要的是持续提供一个安全、稳定且无压力的环境。
5.警惕危险信号: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自伤或自杀风险。需密切留意其言语和行为,尤其是突然地情绪好转、提及死亡话题或处理遗物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联系专业医生或干预机构。
陪伴的过程需要尽可能保持耐心与关怀,同时自身也要注意心理调适,避免长期陪伴带来的精神疲劳或挫败感。如果感到压力过大,可以尝试向心理专业人士寻求建议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