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因素
青春期的激素水平波动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负责调节睡眠周期,分泌时间延迟可能造成夜晚入睡困难。
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需求可能导致身体感觉兴奋或不适,如四肢酸痛等,也会干扰入睡。
2.心理因素
学业负担和考试压力可能使大脑长期处于活跃状态,难以平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
与同龄人交往中的情感困扰或家庭问题可能引起焦虑、紧张等情绪,进一步加剧失眠。
3.生活方式相关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尤其是在睡前玩手机、电脑或看电视,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同时蓝光刺激也会导致大脑保持清醒状态。
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例如白天长时间午睡或熬夜行为,会打乱生物钟,形成恶性循环。
缺乏运动可能导致精力过剩,夜间难以放松身体并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4.健康问题因素
如果伴随频繁清醒、打鼾或呼吸暂停等情况,可能与潜在的睡眠障碍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关。
某些药物或兴奋剂(如咖啡因饮料)摄入过多也可能干扰正常睡眠。
建议家长观察是否有明显诱因,并引导孩子调整作息规律。如果无改善,应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以排除器质性疾病或重度心理问题,避免长时间失眠对成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