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保证充足的睡眠
成人建议每天睡眠时长为7-8小时。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疲劳和注意力下降,白天容易感到困倦。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上床和起床,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生物钟。
2.调整饮食结构
(1)早餐要吃得营养均衡,可以选择富含蛋白质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如全麦面包、鸡蛋、燕麦等,以提供稳定的能量。
(2)午餐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这类食物可能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后迅速下降,引发嗜睡。
(3)适量摄入咖啡因,但需注意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400毫克,避免引发心悸或焦虑。
3.多进行适当运动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提高整体体能,改善夜间睡眠质量,并帮助白天维持清醒状态。在长时间学习或工作时,每隔30-60分钟站起来活动几分钟,有助于缓解疲劳感。
4.创造明亮环境
光照对调节人体的昼夜节律起重要作用。白天尽量待在明亮的地方,或者使用全光谱照明灯模拟自然光线,可以减少困意。
5.短暂小憩
每天中午或下午可以适当休息15-20分钟,但不宜超过30分钟,否则可能进入深度睡眠阶段,反而会加重困倦感。
6.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脱水会导致疲劳和注意力下降。每日建议水分摄入量为男性约3升,女性约2.2升,可根据个人活动水平适当增减。
7.深呼吸或简单冥想
深呼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氧气供应,从而提神醒脑。也可尝试1-2分钟的专注冥想练习,帮助缓解身心压力。
上述方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和坚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日间精力状态并降低困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