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是治疗的核心,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其他新型抗抑郁药。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密切监测效果和副作用,一般需要2至4周才能显现疗效。
对于伴随明显焦虑或失眠的患者,可能辅以镇静剂短期使用,需注意避免依赖风险。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针对负性思维模式进行调整,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
人际心理治疗着眼于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及社会功能。
对部分患者采用家庭治疗,以协调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理解。
3.环境管理与监护:
住院环境相对安静、安全,可以有效减少外界压力和刺激。
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行为动态,特别是防范自伤或自杀行为。
定期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身体健康管理: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以促进身心健康。
必要时通过体检排查是否存在躯体疾病诱发或加重了抑郁症状。
5.电休克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危重的患者,电休克治疗有快速缓解症状的效果,通常在全身麻醉条件下进行,安全性较高。
住院治疗的目标是稳定病情、降低危险,同时为后续的长期康复奠定基础。患者出院后应继续遵从医嘱,坚持药物和心理干预一段时间,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