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评估体温
测量孩子的体温,明确发烧程度。低度发热(37.3℃-38℃)通常不需要药物干预,只需密切观察。中高度发热(38.5℃以上)可以适当使用退烧药物,但须遵循儿童剂量标准。
2.保持适宜环境
孩子发烧但出汗时,应避免穿过多衣服,否则可能妨碍散热。环境温度保持在22℃-24℃为宜,同时确保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
3.适量补充水分
发烧和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应及时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以防止脱水。少量多次饮用更利于吸收和耐受。
4.使用药物降温
如体温超过38.5℃且孩子有明显不适,可考虑使用儿童专用退烧药,例如含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成分的药物。应严格遵照说明书或医生建议,不可随意加量或缩短间隔时间。
5.正确处理出汗现象
出汗是体温下降的自然过程,不需要强行擦拭。可轻轻用干毛巾吸去汗液,并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以免着凉引发新的问题。
6.监测其他症状
如果孩子出现精神萎靡、皮疹、频繁呕吐、呼吸急促等情况,可能提示更严重的疾病,如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应立即就医。
7.病因判断与治疗
儿童发烧常见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中耳炎或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必要时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尿液分析或影像学手段确诊病因,从而决定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疗。
家长应冷静面对孩子发烧的情况,在居家护理时注意上述关键处理方法。有疑问时及早就医,以避免延误较严重病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