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身体形态认知失调:即使体重处于正常范围内,个体可能会对自身形态有不准确的认知。这种情况通常与心理因素有关,通过镜子或照片看到自己时,可能会觉得比实际更为肥胖。
2.肌肉与脂肪比例:虽然体重轻,但如果体内脂肪比例相对较高,可能会让人感到臃肿。通过运动增加肌肉量能在改善体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为肌肉占据的空间更小,且可以提升整体外观。
3.文化和社会影响: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可能对个人的身材标准产生影响。在特定文化中,过度强调瘦削可能导致个体在达到目标体重后仍然感到不满意。
4.心理因素:情绪状态、压力、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能影响个体对自身体型的评价。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保持健康不仅仅依赖于体重的数值,还需要综合考虑身体组成及心理健康状况。关注整体健康状态而非单一指标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