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肛门括约肌负责控制排便,当其功能受损时可能导致无法完全闭合,从而出现粪便不自主滴漏。这种情况常见于肛门手术后、长期慢性便秘引发的肌肉功能减弱或产后盆底肌松弛。
2.直肠疾病:直肠炎症、息肉或肿瘤可能干扰直肠正常储存和排空功能,造成粪便排泄异常。过度用力排便可能造成直肠脱垂,使得直肠部分外翻,导致大便不自主滴漏。
3.神经系统疾病:某些中枢或外周神经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或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可能影响对肛门括约肌的控制能力,使得排便功能异常。
4.消化系统功能障碍:慢性腹泻或肠易激综合征可能引起间断性、难以控制的粪便流出,表现为粪便滴落。年老体虚者可能因肠蠕动功能减弱而更易发生类似症状。
5.药物或感染影响:长期使用刺激肠道的药物(如泻药)或肠道感染(如病毒性胃肠炎)可能干扰正常排便机制,导致肛门括约肌控制能力下降。
控制大便滴漏需要及时就医,通过详细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肌肉康复锻炼、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等。处理过程中应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诊治,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