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大便未完全排尽
大便的排空是受肠道蠕动、直肠压力以及肛门括约肌控制的共同影响。如果排便过程中没有彻底排空,部分粪便可能停留在直肠下端,随后缓慢移出体外。这种情况常见于便秘患者或排便时习惯性用力不足的人群。
2.肠道功能紊乱
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或消化不良等肠道问题会导致大便质地松散,甚至呈糊状,这种情况下即使看似已经完成排便,也可能有少量大便残留在肛门附近。
3.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
肛门括约肌是控制排便的重要结构。如果肌肉松弛无力或闭合不全,粪便可能会从肛门口少量渗漏。老年人、产后女性或长期便秘者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4.饮食纤维摄入不足
低纤维饮食可能导致粪便稀薄难形成规则形状,从而增加粪便残留的风险。高脂、高糖饮食也可能加重这一现象。
5.卫生清洁不充分
排便后如果清洁不彻底,尤其是使用干燥的手纸擦拭时,可能不能完全清除肛周的残留物质,从而引发后续的不适感或异物感。
6.疾病相关原因
痔疮、肛裂或肛瘘等肛周疾病会因局部炎症或分泌物增多,使得清洁后仍然有异物感,甚至出现污物反复残留。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肛门功能,造成类似问题。
注意保持规律排便习惯,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同时加强肛门周围的清洁。如果症状持续,应当及时到医院检查,以明确潜在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