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肛门直肠病变:例如痔疮、肛裂或直肠炎等疾病,可导致肛门区域的异常感觉。研究表明,约30%的成年人在某个阶段会经历痔疮问题,可能造成排便困难和排便形态异常。
2.直肠或结肠肿瘤:肿瘤可能导致肠道狭窄,使得粪便通过时形成凹槽。此类肿瘤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如结直肠癌的终身风险约为4.3%。
3.肠道功能异常:如便秘或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肠道障碍,常见于10%至20%的人口,它们可引起排便不规律和不同程度的肠道压力感。
4.骨盆底肌肉功能失调:骨盆底肌肉的无力或不协调,也可能导致肛门坠感和排便形态改变。这种情况在女性中较为普遍,尤其是分娩后。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建议进行专业的医学评估,包括肛门指检、内窥镜检查,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早期识别和干预对改善症状和预后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