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结肠腺瘤性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非癌性肿瘤,由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不正常增殖形成。腺瘤性息肉根据结构分为管状、绒毛状和混合型,其中绒毛成分比例高者通常有更大的恶变风险。
2.低级别异型增生是指腺瘤中的细胞形态和排列轻度异常,但尚未达到高度异型增生或癌变的程度。这种病变在显微镜下表现为核的大小适度增加、极性略有紊乱等,提示组织有一定的不典型情况但程度较轻。
3.癌变风险与息肉的大小、数量及病理类型相关。例如,直径超过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其发生癌变的几率会有所增加。多发性息肉特别是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综合征中,癌变风险也显著升高。
4.此类病变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在内镜检查时才会被发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痛、便血或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但这不是特异性的表现。
5.治疗主要以内镜下切除为主,通过内镜将息肉完全切除后,可有效降低其进一步发展的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并在必要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随访间隔。
6.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可能与此类病变的发生有关。例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以及吸烟、过量饮酒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腺瘤性息肉的风险。
早期干预和规范随访管理可以显著减少其恶性转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