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导致尿道口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感染可引发炎症,损伤尿道黏膜,导致出血。尿路感染通常伴有排尿疼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2.尿道损伤:物理性损伤(如外伤或插入导尿管)可能导致尿道黏膜破裂或损伤,从而引发出血。尿道损伤可能与性生活、医疗操作、意外伤害等有关。
3.结石:尿路中的结石,尤其是位于尿道或膀胱中的结石,会摩擦黏膜并导致出血。结石患者通常还会感到疼痛,特别是在排尿时。
4.肿瘤:尿道或膀胱中的肿瘤也可能引发尿道口出血。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需要高度重视,尤其是无明显诱因且反复出现的出血。
5.炎症性疾病: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间质性膀胱炎,也可能导致尿道出血,通常伴随长期的排尿不适。
6.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凝药)会增加出血风险,如果服用这些药物后出现尿道口出血,应咨询医生。
尿道口出血需要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