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幽门螺杆菌的基本特点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够在胃部酸性环境中生存的细菌,被认为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某些类型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数据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部分研究估计约50%-60%的人口受到感染,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更易受到感染。
2.儿童感染后的常见表现
大多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儿童没有明显症状,仅在胃部检查时发现。也有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反复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长期不治疗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增加胃炎或胃溃疡的风险,还可能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干扰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3.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或“粪-口”的方式传播,日常生活中共用餐具、不良卫生习惯等都是常见传播途径。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的几率较高。
4.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包括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和胃镜活检等。对于儿童,通常优先选择无创的呼气试验和粪便抗原检测。
治疗上,多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即使用两种抗生素联合一种抑酸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一般为10-14天,治愈率可达80%以上。但需注意避免自行停药或不规范用药,以免产生耐药性。
5.预防措施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包括饭前便后洗手、不共享餐具、定期清洁饮水设备等。
避免将食物在口中咀嚼后喂给儿童,尤其是在父母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情况下。
监测与早期干预对保障儿童健康至关重要,家长如发现相关症状,应尽早带孩子就医检查,并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