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肠道吸收不良:正常情况下,食物中的脂肪会在小肠中被胆汁和胰酶分解并吸收。如果这些过程发生障碍,如慢性胰腺炎或乳糜泻,脂肪就不能被完全吸收,从而导致粪便中出现油状物质。
2.胆汁缺乏: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至关重要。如果肝脏或胆道系统存在问题,如胆结石、胆囊切除后综合征,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流动,使得脂肪无法被有效吸收。
3.特殊饮食:摄入大量难以消化的脂肪,如某些减肥药物中的成分(例如奥利司他),也可能导致油状便。
4.其他病因:某些肠道感染或炎症性肠病也会导致类似症状。
出现排便带有油状物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过量摄入脂肪类食物,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