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为何会导致心律失常

2025-03-2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电解质紊乱会导致心律失常,因为电解质在维持心肌细胞的正常电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心脏的电活动依赖于多种电解质的平衡,包括钾、钠、钙和氯等。

1.钾离子:钾是心肌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正常情况下,细胞内的钾浓度远高于细胞外。在心脏动作电位的复极化阶段,钾离子通过通道流出细胞,帮助恢复静息膜电位。如果血钾水平过低(低钾血症),会导致复极化延迟,从而引发心律不齐。相反,高钾血症则可能缩短复极化时间,同样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2.钠离子:钠离子主要参与心肌细胞的去极化过程,即动作电位上升相。当血清钠水平异常时,会影响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从而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

3.钙离子:钙离子在心肌收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参与去极化的后期阶段。异常的血钙水平可能导致心肌兴奋性变化,进而诱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4.氯离子:虽然氯离子对心脏电活动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其平衡仍然对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和电荷平衡至关重要,间接影响心律。

由于这些电解质对于心脏电信号的产生和传导至关重要,当它们的比例失衡时,可能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和传导发生改变,最终引起心律失常。保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