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定义和成因:
痔疮是由于直肠下部静脉丛扩张而形成的血管团块,常与便秘、久坐有关。
肛瘘是肛门周围皮下组织与肛管或直肠内壁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多由肛腺感染化脓引起。
2.临床表现:
痔疮通常表现为:出血(尤其是在排便时)、肿物脱出、瘙痒或轻微疼痛。根据位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肛瘘则以持续性肛周流脓、肿胀、反复感染及明显疼痛为主。开口处可能会有红肿或硬结。
3.诊断方法:
痔疮一般通过视诊和指检即可确诊,有时需借助肛门镜检查以评估严重程度。
肛瘘诊断需要通过肛门指检、探针检查、超声或者核磁共振成像来确定瘘管的位置和复杂程度。
4.治疗与预后:
痔疮的治疗包括保守疗法如饮食调整、药物,以及手术如痔切除术。早期干预效果较好。
肛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如瘘管切除或挂线术,以确保愈合并减少复发风险。
痔疮和肛瘘虽然都影响肛周健康,但其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各不相同。及时准确的诊断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