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供体选择与准备:确定合适的供体是关键步骤。供体心脏必须来自配型兼容的个体,通常需要考虑血型、身体尺寸及其他免疫学参数。供体的死亡通常由脑死亡确认,但心脏依然保持跳动状态。
2.接受者准备与麻醉:在移植中心,接受者会接受全身麻醉,确保在手术过程中无痛和稳定。随后,医疗团队对接受者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和监测。
3.心脏切除与保存:供体心脏从供体体内取出后,会被冷却和保存于特殊保护液中,以延缓损伤并维持其活性。通常,这个“冷缺血时间”不应超过4至6小时。
4.接受者的心脏切除:通过开胸手术,外科医生切除接受者的病变心脏,仅保留心房的后壁和大血管的短段,以便于新心脏的连接。
5.心脏移植连接:供体心脏与接受者的大血管和心房后壁进行缝合连接。这些连接包括左、右心房以及主动脉和肺动脉。
6.心脏复苏与关闭:在连接完成后,逐步恢复供体心脏的血流,使其恢复正常功能。在确保心脏运转正常且无明显出血后,对胸腔进行关闭。
7.术后管理与康复:术后,接受者需在重症监护室观察,其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定期随访和监测心脏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心脏移植手术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过程,成功实施需要经验丰富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术后,患者需密切关注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确保移植心脏的长期存活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