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不全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
肠粘连:手术后形成的瘢痕组织可能导致肠道部分阻塞。
肿瘤:恶性或良性肿瘤可以压迫或侵入肠道,造成部分阻塞。
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疾病可导致肠壁增厚,引起部分阻塞。
疝气:腹腔内的器官通过腹壁薄弱点突出,也能引起不全性肠梗阻。
2.临床表现:
腹疼:反复性或持续性的腹部疼痛,通常位于肠道阻塞部位。
腹胀:由于食物和液体堆积,患者可能会出现显著的腹部膨胀。
恶心和呕吐:食物无法顺利通过肠道,导致胃内容物逆流。
通便和排气减少:粪便和气体的通过受阻,导致排便次数减少和肠鸣音减弱。
3.诊断方法:
X射线检查:可以显示肠道内的积气和液体水平变化。
CT扫描:提供更详细的影像,有助于识别具体阻塞位置和原因。
超声波检查:特别用于儿童,可评估肠道运动状态和阻塞程度。
胃肠镜检查:直接观察肠内情况,并可能进行治疗操作。
4.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补充静脉营养和电解质平衡,以及使用药物促进肠蠕动。
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紧急情况,如肠穿孔或坏死,需要进行手术解除阻塞。
支持疗法:如吸氧、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及适当的镇痛处理。
需注意,不全性肠梗阻是一种可能逐渐加重的病症,在早期识别和干预非常重要。任何未及时处理的不全性肠梗阻都有进展为完全性肠梗阻的风险,必须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