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钙化类型:
微小钙化(微钙化):这种类型通常与恶性肿瘤相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粗大钙化:常见于良性病变,如甲状腺腺瘤或慢性甲状腺炎。
环形钙化:通常伴随良性结节,但也可能出现在恶性病变中。
2.影像学评估:
超声检查:超声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手段,可明确钙化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CT或MRI:在某些复杂病例中,可能需要进一步的CT或MRI检查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3.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功能测试:包括游离T4、TSH等指标,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如TPOAb和TGAb,以排除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4.细针穿刺活检(FNA):
对于有可疑恶性特征的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是确诊的重要方法,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来确定病理性质。
5.治疗策略:
良性结节: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可定期随访,如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
恶性结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或其他针对性治疗。
6.预后:
良性结节预后较好,绝大多数患者无需担心。
恶性结节的预后取决于发现的早晚及治疗的及时性,早期发现和治疗通常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定期体检和随访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尤为重要,尤其是已知存在钙化的情况下,务必密切监控变化,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