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症状方面:
肠易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这些症状通常与饮食、压力等因素有关。症状常在排便后得到缓解,且较少出现体重减轻或血便。
肠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持续性腹痛、体重减轻、贫血、便血、大便变细等症状。与肠易激综合征不同,这些症状不会因为简单的生活方式调整而缓解。
2.病因方面:
肠易激综合征: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肠道运动功能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心理因素(如压力和焦虑)有关。
肠癌:多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高脂肪、低纤维饮食)、长期吸烟、酗酒等引起,也可能与慢性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相关。
3.诊断方面:
肠易激综合征: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进行诊断,没有特定的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手段。通常会进行一系列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如肠癌。
肠癌:需要通过结肠镜检查、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手段确认诊断,有时还需要进行基因检测。
4.治疗方面:
肠易激综合征: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饮食调整(如增加膳食纤维)、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止泻药或通便药)、心理治疗等。
肠癌:主要采取手术切除癌变部分,并可能辅以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根据病情阶段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了解肠易激综合征和肠癌的区别有助于及早识别和治疗相关疾病。如果出现任何疑似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