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脑萎缩是一种大脑结构改变,指的是大脑体积缩小,神经元数量减少。这种现象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老化、慢性疾病、创伤、中毒等。
2.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痴呆症,是导致记忆丧失、认知功能减退和行为变化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脑内β-淀粉样斑块形成和神经纤维缠结。
3.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经常会观察到脑萎缩现象,特别是在大脑的某些关键区域如海马和额叶。并不是所有的脑萎缩都是阿尔茨海默病。
4.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0%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而80岁以上人群中这一比例上升至30%。而脑萎缩的发生率则随着年龄增加而普遍增高,但并无特定的年龄范围。
5.诊断阿尔茨海默病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MRI或CT显示的脑萎缩)、实验室检测和认知功能测试。而仅靠影像学发现的脑萎缩不能确诊阿尔茨海默病。
在应对脑萎缩和阿尔茨海默病时,应重视早期筛查和干预,以延缓疾病进展和改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健康饮食和保持社交活动,可以对脑健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