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运动疗法:通过各种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促进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协调性的恢复。常见的方法有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抗阻运动和功能性运动训练。主动运动指患者自身完成的运动,而被动运动则是由康复师辅助完成的。抗阻运动通常用于增强肌力,而功能性运动训练则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动作,如抓握、行走等。
2、物理治疗:采用物理手段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如电刺激治疗、超声波治疗、热疗等。电刺激可以帮助恢复肌肉的自主收缩能力,超声波治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热疗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
3、作业疗法: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训练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手部精细动作训练、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吃饭)训练等。作业疗法不仅关注肢体的功能恢复,还注重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独立生活能力。
4、言语和吞咽训练:针对伴有语言障碍或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和吞咽训练。言语训练可以改善发音、语速和语言表达能力,吞咽训练则可以减少误咽的风险。
5、心理支持:偏瘫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因此心理康复也是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康复的信心和毅力。
6、辅助器具使用: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适当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支具、轮椅等,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或恢复功能,提高日常生活的独立性。
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生活质量也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