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性晕厥是什么

2024-08-1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排尿性晕厥是一种在排尿过程中或排尿后发生的晕厥现象。主要表现为患者在排尿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短暂意识丧失,导致晕倒。这种现象多见于夜间起床排尿的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

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迷走神经反射增强:排尿过程中,由于膀胱内压降低,导致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引发晕厥。

2、体位改变:夜间起床排尿时,由于从卧位迅速变为站立位,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进一步加重脑供血不足。

3、交感神经活动减少:排尿时,交感神经活动减少,导致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加之膀胱排空后的迷走神经反射,共同作用引起晕厥。

预防排尿性晕厥的方法主要包括:

1、避免夜间突然起床:建议老年人夜间排尿时,缓慢起身,避免体位迅速改变。

2、增加水分摄入:白天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减少夜间排尿次数。

3、注意保暖:夜间排尿时,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

对于经常发生排尿性晕厥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可能引起晕厥的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