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CT影像学表现

2024-07-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脑梗死的CT影像学表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改变

在脑梗死发生后的几小时内,CT检查可能不会显示出明显的异常。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天内,大约80%的患者的CT检查将显示一些早期改变,这些改变通常包括:

1、灌注缺损区域的低密度区:脑梗死时由于血液循环中断导致局部供氧不足,细胞坏死,使得灰质和白质组织变得明显暗淡,形成灌注缺损区域的低密度区,这是最常见的CT表现之一。

2、脑肿胀:由于脑组织水肿、血管扩张等原因,患者的大脑通常会隆起并显得肿胀,并且与颅骨距离更近。

3、模糊边界:受影响区域与健康区域之间的分界线可能不太清晰,这是由于受影响区域周围的水肿所导致的。

第二阶段:晚期改变

在脑梗死发生后的几天到几周内,由于细胞坏死和吸收过程,CT影像学表现会发生进一步变化。这些改变可能包括:

1、受影响区域的边缘开始变得清晰:坏死组织被清除时,受影响区域的边缘通常会变得更加明显。

2、低密度区域扩大:由于坏死组织的增加,灌注缺损区域的低密度区可能会继续扩大。

3、脑室扩大:在脑梗死后的几天或几周内,因为受影响区域的压力增加,脑室可能会扩大。

在CT检查中,早期改变不如MRI敏感,而MRI对于脑梗死的诊断和定位有着更高的准确性。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