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迅速呼救:
确保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及时送患者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患者的安静和平躺姿势,头部稍微抬高约30度,以减少颅内压。
2.临床诊断与评估:
医院会通过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准确定位出血部位、大小及原因。
完整的神经系统体检和病史询问是必要的,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肢体运动等情况。
3.药物治疗: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药物维持血压在安全范围内,通常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之间。
止血药物: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使用止血药物减少出血量。
脑水肿: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手术治疗:
对于大面积出血或导致明显脑结构移位的患者,需考虑外科手术清除血肿减压。
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和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
5.康复护理:
急性期后,康复治疗至关重要,包括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心理疏导等。
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强对血压、血糖、血脂的管理,避免再次出血。
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极其重要。预防措施如控制高血压、戒烟限酒、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对降低发病风险有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