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熏蒸环境:熏蒸通常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这样才能保证药物成分充分发挥作用。封闭空间内空气流通差,加上高温环境,会导致氧气浓度下降。
2.时间因素:熏蒸时间过长会进一步减少可供呼吸的氧气。当大脑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时,便会出现缺血现象。一般来说,超过30分钟的熏蒸可能增加风险。
3.高温效应:高温环境会令身体排汗增多,体液失衡,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及氧气输送效率。这一因素也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4.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于缺氧的耐受程度不同。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受到熏蒸过程中的缺氧影响,导致脑缺血症状。
建议在进行熏蒸时,应选择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长时间高温熏蒸,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应谨慎使用此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