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治疗是什么

2024-09-2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病情分析:放射性核素治疗是一种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疾病治疗的医学方法,主要用于某些类型的癌症和甲状腺疾病。

1.放射性核素治疗基本原理

放射性核素是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这些同位素能够通过发射辐射而破坏或杀死异常增生的细胞。

常见的放射性核素包括碘-131、镭-223、锶-89等,它们会被特定的器官或组织吸收,从内部释放辐射,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2.临床应用领域

甲状腺疾病:碘-131常用于治疗甲亢和甲状腺癌。该同位素能够聚集在甲状腺组织中,通过辐射破坏异常的甲状腺细胞。

骨转移癌:锶-89和镭-223用于缓解前列腺癌等癌症引起的骨转移疼痛。这些同位素会选择性地集中在骨骼中并释放β射线或α射线,缓解疼痛并减少肿瘤负担。

肝癌:碘-131标记的微球或其他放射性药物可以通过血管导管注入肝脏,直接作用于肿瘤。

3.治疗过程与安全性

治疗前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测试,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放射性核素治疗。

治疗时,放射性物质可以口服、静脉注射或局部注射,根据不同疾病和所选用的放射性核素有所不同。

医护人员会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对患者和周围环境的辐射暴露降至最低。

治疗后需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潜在副作用。

4.潜在副作用及管理

常见副作用可能包括疲劳、恶心、口干等,但多数为暂时性。

特定放射性核素可能引起的特异性副作用,例如碘-131治疗甲状腺疾病后可能导致甲减,需要长期监控甲状腺功能。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一种有效但需谨慎管理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多种难治性疾病。医患双方应充分沟通,全面权衡利弊,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