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方凹陷处。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及颈肩痛等症状。
2.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对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哮喘有疗效。
3.心俞穴: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常用于调理心脏疾病,缓解心悸、失眠等症状。
4.肝俞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对肝脏功能有调节作用,可缓解胁痛、眼疾等。
5.胆俞穴:位于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常用于治疗胆囊炎、消化不良等问题。
6.脾俞穴: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用于调理消化系统,改善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7.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对肾脏功能有益,适用于腰痛、耳鸣、遗尿等症状。
8.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方凹陷处。被认为是生命之门,常用于强身健体,缓解腰背痛。
9.夹脊穴:位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旁开0.5寸。对各类脊柱相关的疼痛和内脏疾病有治疗效果。
10.委中穴:位于膝窝中央凹陷处。对腰背痛、腿部酸痛有显著疗效。
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各自有特定的经络和功能,对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广泛应用。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病情,由专业人士进行准确定位和施治,以确保安全和效果。